2025 年 8 月 18 日,亚马逊英国站正式收紧合规审查,弹出 “Account Suspended” 红色提示的扫号行动,并非随机筛选,而是死死瞄准了 “地址关联”“注册信息异常”“IEN 合规缺失” 三大核心漏洞,不少跨境卖家还没反应过来,就已栽进封号陷阱。
亚马逊这次对地址的审查,早已升级为 “多维度穿透式核查”,行业内称为 “mufus 关联”——哪怕账号注册信息全不同,只要共用或沾边同一第三方地址,就会被判定违规。
这种风险主要通过三个路径触发,几乎覆盖跨境卖家常见的地址操作:
地址复用风险
多数跨境卖家习惯共用海外仓地址作为退货地址,比如多个卖家共用同一海外仓,系统会直接抓取第三方地址关联痕迹,批量标记违规。
地址权属违规
两种情况最危险 —— 一是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地址,二是注册信息与地址属性矛盾。
税务地址异常
VAT 税务地址与公司注册地址不一致,或使用 “集群注册地址”,这类地址已被亚马逊列入 “高风险名单”,使用即触发审查。
更关键的是,地址 “真实性” 是底线。欧盟及英国要求通过实体地址接收信件验证公司状态,虚拟地址、未续费地址、集群地址会直接导致公司状态异常,进而触发账号封禁;且地址验证需覆盖注册人员信息,任何环节信息不一致,都会启动审查。
亚马逊对注册信息的评估,核心看 “稳定性” 与 “真实性”,只要出现异常,几乎没有挽回余地,四类情况是扫号重点排查对象:
信息频繁变动
法人、注册地址、信用卡、手机号等关键信息短期内多次修改,系统会判定 “账号控制权不稳定”,直接触发审查,这也是近期扫号数据中 “头号触发因素”。
信息不一致或虚假
视频验证时法人信息与注册信息不匹配、实益人披露不全,或银行对账单名称与注册信息有差异,都会导致验证失败;而伪造 VAT 税号、信用卡持有人与法人不符,属于 “欺诈行为”,后果严重。
高风险主体特征
65 岁以上法人账号被怀疑 “避税”“身份冒用”,纳入欧洲站 “高龄法人清退” 计划;00 后等低龄法人因 “无实际经营能力” 被标为高风险;注册于高风险地区(如伦敦集群地址)、无实际运营记录的空壳公司,会被关联至 “风险模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