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米兰本地媒体 MilanoToday 2025 年 9 月 9 日报道,意大利米兰金融警卫队(Guardia di Finanza,当地俗称 “黄色火焰”)近期开展跨境税务专项稽查,成功侦破一起跨境电商领域跨国增值税(IVA)欺诈案。该案揭开一家米兰本地公司以单一办公地址为核心,为 2.6 万余家外国经济实体提供 “虚假税务代理”、逃避欧盟及意大利税收监管的违法事实,继续使用未经授权代表的卖家将很快被关闭!!!目前相关风险阻断措施已落地,从源头遏制欺诈扩散。
米兰金融警卫队最初通过税务数据动态监测发现异常:一家米兰本地公司,竟为 26287 家境外经济实体提供意大利税务代理服务,且所有境外主体的税务注册地址均集中于该公司同一办公地址。这种 “超密集地址绑定” 违背正常商业逻辑,成为调查核心突破口。
经核查,涉案公司的违规特征显著,完全不符合合法经营要求:
无实际运营基础:未雇佣员工,无办公设备与经营场地,无法提供与所代理 26287 个增值税号相关的任何业务证明(如代理协议、申报记录)。
无合规从业资质:唯一股东兼管理者未在意大利税务部门完成身份与资质登记,不具备商业运营、税务代理的专业能力与背景,本质是 “无资质代持” 的空壳主体。
基于此,调查团队判定该公司为跨国增值税欺诈的“核心操作据点”。
涉案米兰公司并非正常经营主体,而是专为协助境外企业避税设立的“工具性空壳实体”。
资质造假:为境外企业 “违规赋能”
针对未在意大利设实际经营机构的外国公司,该公司以“合法税务代理” 名义,伪造业务场景、虚报经营需求,为其违规申请意大利增值税号,助境外企业获取参与欧盟内部交易的 “合规身份”,为后续应税业务铺路。
责任转嫁:利用规则绑定 “连带责任”
依据欧盟税务规则,税务代理方需与委托方共同承担缴税义务。涉案团伙利用这一规则,让境外公司以“被动连带责任” 模式开展业务,将缴税责任间接转移至代理方,为逃税埋下伏笔。
双重逃税:形成 “无人担责” 局面
实际业务中,境外公司拒不缴税;涉案米兰公司因无实际资产、无偿债能力,无法补缴税款。最终导致意大利税收直接流失,形成“委托方逃税、代理方无力担责” 的双重违法闭环。
为遏制欺诈蔓延、挽回损失,米兰金融警卫队联合意大利税务局采取两项关键措施:
终止增值税号效力:注销涉案公司增值税号,彻底剥夺其税务代理、跨境贸易税务申报资质。
移除欧盟数据库登记:将该公司从“欧盟内部贸易主体信息数据库” 剔除,切断其为境外企业提供跨境税务支持的通道,防范类似欺诈复现。
该案不仅暴露“空壳代理”“地址共用” 等跨境税务风险点,也为意大利监管部门优化机制提供参考 —— 如加强境外主体税务登记实质性核查、完善 “地址 - 资质 - 业务” 关联校验规则,对维护欧盟内部贸易税务合规意义重大。